- 原係學甲鎮農會因應農村需要而設置之農忙托兒所。
- 鎮公所為因應社會結構變化、職業婦女遽增、雙薪家庭普及、延續發生幼兒之保育需求,特於86年底向鎮農會提出接辦托兒所之議,並經代表會議決同意納編,自87年元月起開始接辦。
- 托兒所因應地區所需,係暫借中洲、宅港、頂洲等國小教室、大灣中山堂及舊有衛生所房舍分班上課。
- 自鎮公所接辦以來,前任鎮長深感區域分班上課,不但管理不易且教學品質無從提升,為解決上述問題,決定興建學甲鎮托兒所大樓,以便集中教學,提供學齡前幼童良好之環境,因此於87年9月即著手規劃鎮有機關用地為興建托兒所大樓建地,基地面積為1,520平方公尺。
- 托兒所興建工程計畫經費為參仟陸佰捌拾捌萬元,於87年12月向內政部申請補助,經嚴密審核通過,並承前內政部楊部長寶發之協助,始由內政部核定補助貳仟肆佰貳拾萬元,不足經費承前台南縣政府陳縣長唐山之協助由縣庫惠撥肆佰萬元,其餘由鎮公所自行編列預算捌佰陸拾捌萬元支應。
- 本托兒所規劃為三層樓建物,共設有保育室十三間、辦公室兼接待室一間、所長室、廚房、保健室、觀察室、圖書室、音樂教室、美勞教室、多功能活動室等各一間、教具室及廁所各三間,完全依照政府規定標準規劃而成,是縣內少數符合幼托教育標準托兒所之一。
- 托兒所工程於民國88年11月核准興建,並於89年7月完成發包作業,同年8月即行動工興建,於90年6月順利完工。
- 本園名稱原為臺南縣學甲鎮立托兒所,於民國101年幼托整合改制為臺南市立學甲幼兒園,全園共7班,其中一班為幼幼班,核定招收幼生數為173人。
- 112學年核定招生數112人, 全園共5班, 其中一班為兩歲專班16人
學校現況
本園現況
- 教職員人數21人,5個班級,學生人數103人。
- 班級數:兩歲專班 1 班、中小混齡 2班、大中混齡 2班,全園共 5 班。
- 教/職員人數:園長 1人、教師 11人、司機 2人、隨車人員 1人、廚工 2人、職員 2人、校護 1人、 保全1人。
- 教學方式:以學習區為主結合在地文化與本土語言融入教保活動課程,探索在地課程。
環境分析
本園座落於臺南市學甲區秀昌里下溪洲1-11號,昔日為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支社「學甲社」的故地之一,學甲區除了當地著交趾陶藝術歷史人文景點-學甲慈濟宮,更是文學薈萃集中之地,諸如:日治時期小說家林萬生,著名閩南語詩人,現任笠詩社社長莊柏林及兒童文學作家陳肇宜,每年更有蜀葵花花季及學甲濕地生態園區。
歷史沿革